拙作《中國房市已不僅是泡沫》在《經濟參考報》首發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,多家一線財經媒體轉載,無數網站轉貼。我文章的立意非常清晰,說的是中國的房價如果按國際通用的租售比來衡量,非但有泡沫,而且在北京上海杭州這樣的大城市,由於租售比普遍超過一般標準的3倍到5倍,用泡沫來形容已經不夠準確了。可好些網友的跟帖卻滿擰。比如有個網友在跟帖中寫道,既然租售比太高,超過合理比值的幾倍,那不是很簡單嗎?只要房租漲個幾倍,房價不就沒泡沫了嗎?

  我立刻簡短回復:首先,房租是不可能像房價那樣飛漲的;其次,如果能用漲房租來抵消房價泡沫,那還沒等泡沫消失,中國經濟早就被惡性通脹給拖垮了。

  為什麼說房租不可能像房價那樣飛漲呢?

  首先,租房不同于買房,買房能夠靠借貸,能用所謂“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”;但房租必須現金支付不能借貸,房租一旦漲到租客無法承受時,就找不到房客了,形成有行無市,怎麼可能再往上漲呢。所以,租金最符合真正的市場供求關係。特別是各大城市,租房客基本都是中低工薪階層,其中多數租房者都從異地而來,本來就收支相抵,已經捉襟見肘,有剩無多,一旦房租超過其收入的一半,立馬連做夢的地方都找不到了,逃離便成為現實。事實上,目前好些人已經在談逃離北上廣了。

  這一點在歐美特別明顯。前些年,歐美有些大城市,房價因為新移民特別是來自中國大陸的熱炒而一路飆升。但不管房價漲多高,房租就是不同步上揚,最多跟當地人的平均收入成比例。

  其次,房租是進入CPI進行計算的,房租上漲必然帶動C PI的上升,不要說房租上漲幾倍,即使普遍漲幅超20%CPI就可能超過5%,便呈現惡性通脹。而惡性通脹對經濟影響遠比房價泡沫更可怕,屆時政府必然會出手干預。例如美國的雷根年代,為壓制惡性通脹,美聯儲大幅提升利率到達18%,結果惡性通脹止住了,但引發了經濟危機。

  結論:房租即使上漲,也漲幅有限,和當地人收入增加成相應比例;而泡沫呢,再重複一下,泡沫最終都會以破滅而告終,不然的話經濟學就要改寫了。

日本四国短租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